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面临着蓬勃发展的大好形势,我们满怀激情地看到,文化遗产事业大发展的新高潮就要到来了。回顾历史,我国的文化遗产保护走过了三个历史阶段。1992年,李瑞环同志提出了“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文物工作八字方针。1995年,李铁映同志提出了“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十二字指导原则。2002年,李岚清同志把八字方针和十二字指导原则整合为“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十六字方针,并载入了新的《文物保护法》。今天,在新的社会经济形势背景下,李长春同志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提出加快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步伐的新要求,以此推动文化遗产事业实现新的跨越。他在文章中强调:“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发展好这些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和人类共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认真学习李长春同志《保护发展文化遗产 建设共同精神家园》的重要文章,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国家已将保护、发展文化遗产放到十分重要的位置,2005年12月,国务院确定每年6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大政策措施,我国的文化遗产事业呈现蓬勃发展的可喜局面,文化遗产保护理念逐步深入人心,全社会积极参与势头方兴未艾。营造了在保护中传承,在开拓中前进的良好氛围,为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扩大中外文化交流,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作出了重要贡献。
面对着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大好形势,作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民间收藏,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我们从内心为文化遗产事业的跨越发展而发出欢呼。民间收藏的历史源远流长。历代收藏家倾其毕生精力而保存下来的文化遗产精华,在今天我们可以从任何一家博物馆里读到她的精采故事。随着社会的发展,民间收藏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深入人心,形成飞入寻常百姓家之势。任何收藏品,都是历史文化的载体,收藏者就是收藏历史的人,就是文化遗产的忠诚保护者、捍卫者。李长春同志的重要文章内容丰富,立意深远,对于我们上海市收藏协会,以及广大的收藏家、收藏爱好者们来讲,这是强劲的东风,同时又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新要求,正如中国收藏家协会闫振堂会长所言:“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开拓创新、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努力营造全社会参与文化遗产的收藏、保护、发展的良好环境,切实做到收藏好、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发展好我国的文化遗产,实现中国民间收藏事业的新跨越,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同仁们,行动起来吧!在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时刻,肩负起我们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