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九时许,两位来自沈阳和营口的民间收藏家悄然来到“九·一八”历史博物馆,与此同时,由他们带来的8件日军侵华时期的文物也无偿捐献给这里,预计明年博物馆调整展品时,这些文物将展现在观众面前。“这件文物名叫《画报跃进之日本》,里面大部分内容都与日军侵华有关,其中不乏表现力极强的照片和文字说明。”从营口远道而来的民间收藏爱好者李政斌先生一边翻着已泛黄发脆的画报一边向记者介绍说,“我这次带来的这7件藏品,大部分都是我从民间收集到的。作为史料他们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事实上,这些东西捐赠给博物馆让更多的人了解历史,要比留在我自己手里更有价值。”
接过话茬,来自沈阳的收藏家詹洪阁先生也向记者展示了自己捐赠出的藏品。“这是1934年出版的《申报》特刊,那一年正好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申报》特地出了这样一个以图片为主的特刊。”詹洪阁先生向记者介绍说,“这是台湾收藏家秦风去年赠送给我的,像这样颇具时代特征的藏品,在东北已经不多见了,我之所以选择将其捐赠给九·一八博物馆,就是想让更多的人知道,在日本侵华战争时期严酷的社会环境下,一样有许多满怀着报国热情的有志之士不屈服于侵略者的淫威,在为社会奔跑呼号。”“这是装酒的东西吧!下边的开口可能是安龙头的,就像现在的饮水机一样。”听到了工作人员的猜测,记者被博物馆办公室内一套颇具特色的瓷器吸引住了,它们都是白瓷质地,高度都在半米左右,一个状似花盆,但却有一个盖子,一个形似花瓶,瓶壁上却有青花图案和一个直径在两厘米左右的开口。“是不是盖子盖错了?”一位工作人员试着将“花盆”上的盖子盖到“花瓶”上,却发现根本合不上。“据我推测,这应该是当时的一套净水系统。”这套瓷器的捐赠者李政斌先生指着瓷器底部的“款儿”对记者说,“它的款识上有隐约可见的日文,而且中国的瓷器不会把青花处理得如此粗糙,所以我推测,这应该是来自日本的一套净水系统。”
随后记者了解到,这两位收藏爱好者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向“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捐赠了超过200件历史文物,包括印刷品、陶瓷制品等多个门类。在明年“九·一八”事变八十周年时,这一承载着多位收藏爱好者心血的历史博物馆将对展品进行大规模调整,届时,包括这8件捐赠出的历史文物以及著名画家董国立先生的油画作品《战争与和平》在内的多个展品将展现在参观者的面前。
作者:李冰 来源:时代商报 2010/9/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