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世瞩目的上海世博会,不仅让国人的百年梦想变成辉煌的现实,更让我们看到与领略到世界的最新潮流,其中有一个重要的亮点,那就是集中展示了世界各国的文化创意经验与成果。用创意强化功能体验,用创意提升城市形象,用创意推动区域发展。这种世界性的文化创意集中于浦江两岸,构成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精彩与难忘,同时更为我们的未来发展留下了借鉴与思考,这就是后世博效应的体现。
创意的核心价值是什么?是文化。文化是发展的终极竞争力,1998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会议上明确地提出:“发展可以最终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随着社会的前进与发展,文化被推到了至高无上的境界,这已是全人类形成的共识。在我国也是同样如此,党的十七大就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大繁荣大发展的任务。历史经验表明,每一次世博会的成功举行,都极大地推进主办国与主办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的大发展。上海也将延续和放大世博效应,在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同时,用创意彰显我们这个城市个性,进一步增强上海的世界影响力。
海派文化是我们这个城市的特色与标识,也是1843年开埠后,由我们的无数先辈创造与积累起来的城市精神文脉,可概括为海纳百川,追求卓越,但其最核心的支点,就是创意的理念,就是创意文化在上海滩上的演绎,最终孕育了独树一帜的“海派文化”。我们的民间收藏就是在这样的历史土壤上,生根萌芽而根深叶茂的。海派收藏有着“创意”元素的历史渊源,回顾历史,中国的第一个集邮组织——1912年成立了“上海邮票会”。中国近代第一个全国性的钱币收藏团体“古泉学社”,又是在上海滩诞生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当代第一家省市级法人社团“上海市收藏协会”应运破土而生。纵观历史,这些都是由海派文化孕育出的创举,是我们民间收藏的荣耀。
时代在前进,2010年上海世博会不仅成为中国与世界沟通的桥梁,不仅让“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得到实现,更给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富的宝贵财富。我们要以国际化的视野,前瞻性的思路与战略性的胸怀,谋划民间收藏的发展大思路,以提供创意功能为动力,彰显海派文化,重振中国民间收藏的“半壁江山”威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