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海派书画大家唐云,不甘囿于先人藩蓠,既尊传统,又主创新,独辟蹊径,用生命之笔、情感之墨抒写,成就其在海派乃至中国画坛里程碑式的代表人物。
这幅《湖山渔乐图》小品(见图),纵22厘米、横16厘米,小品用传统的“平远法” 构图,刻画了江南的秀山丽水和渔民的劳作情景,描绘看似平常的一湖两岸的山水、人物景致,却在平淡中求奇险,开合有序,繁密而不迫塞,其构图之巧妙,剪裁之得当,堪称一绝,小品不追求张扬的外在表现,更注重山、水、人、树、石之间的内在构成和呼应,颇具整体感和张力,让人叹为观止。

纵观这幅远宗宋元,近习明清,兼收并蓄、博采众长、景真情切,状物与抒情融为一体的小品,可见唐云对中国山水画的继承、演变、革新的过程。画家用抒胸写意的情感笔墨,寄兴于自然,形成了其沉稳、厚重、氤氲、静谧的唐氏山水画风格。
悉心欣赏此幅小品, 画家构图繁复重叠,境界幽深壮阔似承宋、元;近景坡石和远山用中锋磊落粗犷的笔线勾出外框,笔墨刚柔相济,苍中带秀,极具沈周之韵;内渗错落率意的大小短笔,臥笔、横点皴又见米芾;墨深笔厚、老辣苍劲之树似石溪、八大手笔;而荒率苍浑的山石结构,清淡沉着的浅降设色,又近黄公望之法。在承与变的交融中,彰显唐云“师法古人” 和 “师法自然” 相兼施展之才华。小品中画家尤为注重对一些细节的刻画,中段湖光粼粼、水纹潺潺,二叶扁舟载渔民愉悦劳作,寥寥几笔便将人物的形态、动作、表情刻画得生动逼真、形似神肖,此时,水流声、号子声,似跃纸而出,荡悠天际……,画家对物象的动静对比描绘发挥得淋漓尽致。隔水坡地翠树葱葱、疏离可见,远山在云雾中巍峨高耸,气势雄奇,似云烟泮合,精妙地拓展了深邃悠远的空间感……
作者:顾志平 2011/2/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