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会召开《上海收藏家》会刊扩版座谈会
本会3月5日下午在收藏活动基地“上海公安博物馆”,召开《上海收藏家》会刊(即本刊)扩版座谈会。本会各方代表20余位同仁出席,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朱裕平主持会议,吴少华会长兼主编作专题发言。与会者踊跃发言,献计献策,一致希望能将上海市收藏协会这份有着25年历史的会刊,办出特色,办出影响,办出品牌。
本会会刊《上海收藏家》,系当今中国民间收藏大舞台创办最早、连续出刊时间最长、影响最广泛的一份民间藏刊。2010年12月的《上海收藏家》迎来了该会刊的第一次扩版,沪上两家古玩城加盟进来,前者为著名的中福古玩城,后者系平民化收藏市场聚奇城,它们的加入,使原先4个版面的《上海收藏家》扩增至6个版面,并使《上海收藏家》的印量突破万份,这在当今中国收藏舞台上是个创新纪录。经过三期的运作,在扩版引起较大影响的基础上,本会邀请协会方方面面的代表召开了这次座谈会。会上,吴少华会长兼主编回顾与总结了《上海收藏家》走过的历程及发展阶段,引起了与会者共鸣。《上海收藏家》25年来,在协会的高度重视下,在全体会员同仁的关爱下、在办报人员辛勤奉献下,该刊走过四个发展阶段,即1992年前的初创期,当时以油印、打印与复印为主,印数基本在千份以内。第二阶段1992至2005年8月,可视为起步期。双月铅印,八开四版单色印刷,重要刊期套红印刷。印数保持在4千左右。2005年9月至2008年2月,《上海收藏家》迎来了发展期,由于云洲古玩城的加盟,双月刊扩展到月刊,印数迅猛增加到7千,其时效性与辐射力达到了一个崭新的境界。第四阶段即从2008年3月至本次扩版前,可称之升华期,因为这份有影响力的会刊从单色升格为彩版,在新形势的需求下,实现它的华丽转身。在此情况下,我们这份藏刊的印数增至9千。今年,《上海收藏家》增容扩版,其印数突破万份,迎来了又一个新的发展期。
扩版座谈会上,与会者艾耀国、冯济民、王毅、蓝翔、温举珍、冯懿有、顾贻达、吴士保、沈明华等踊跃发言,从各自的角度对这份协会刊物给予了充分肯定与高度赞赏,认为这是国内民间藏协会刊的一面旗帜,更是上海民间收藏热的结晶,正如老藏家蓝翔所言:“我对这份刊物很有感情,信息量大、短小精悍,办报时间长,上海唯一。上海民间收藏的发展足迹,全在这份报纸上。”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与会者更以热心负责的态度,为这份会刊的发展提出建议,冯济民说:“报道要有计划性,每期要有重点,要主动组稿,不能等稿办报。新增两版要设置专栏,版面不够专业,要形成特色。”王毅也提出:“会刊要起个叫得响的广告语,便于传播。要开辟海派收藏精品专栏,切实提升会刊的质量与影响力。”“云洲版”编辑王建村因出差在外地,特地寄来书面发言,畅谈自己参与办报的心得体会。
《上海收藏家》会刊走过了25个年头,也迎来了她又一次发展的机遇,作为一个协会同仁的刊物,与会者在肯定成绩,提出建议的同时,更看到了她美好的前景,并深深祝愿这份刊物能与时俱进,办出特色,办出品牌,办出海派收藏的大气魄!

作者:纪则 2011/3/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