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会理事、上海市工艺美术大师陶昌鹏的石壶“花生王”令人瞩目,这件绿端石雕成石壶,构思精巧、雕琢细腻、韵味深厚。
陶昌鹏石壶创作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他说,要雕一把好壶,首先要有好的创意,其次要设计自然得体,第三要有扎实的雕功。艺术家与工匠的区别就在于,一个是创新,一个是模仿。为此,他特别注重对生活的观察和积累。在构思“花生王”时,他想,花生一般都是两颗同房,用此形状作壶身雏形,造形不美,应该选择独颗一房的花生。于是他从买来的花生中,挑出不少独颗的仔细观察,发觉一万颗独颗花生中没有一颗相同,于是,他选择一颗最饱满的作为作品的雏形。
花生果有了,还要配上花生的茎与叶。花生的茎叶是什么样子呢?他多次跑新华书店找有关教图和书籍,无果;利用到安徽出差的机会到农村寻找,因为季节不对,也无果。
他陷入苦思冥想之中。有一天,他突然灵光乍现:“自己种花生,不就可以看到茎叶了吗!”他说干就干,急忙到菜场里买回生花生,然后找些泥土,在家门口种了起来。从此,他天天为花生浇水,天天盼星星盼月亮。一个月后,花生总算长出了嫩绿色的茎叶,他欣喜若狂,对花生的呵护更加周到,伴着花生一天天长大,他的创作也步步深化:从依样画葫芦起步,一边观察实样,一边构思设计,再艺术提炼,最后才动手制作“花生王”,足足化了两年半时间。

作者:闻哲 2011/5/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