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胜古迹、书法绘画、世界名人、体育运动……在一间不大的老房子里,退休职工陈世楷捧着自己收藏了30年的火花系列,向记者讲解着火花的历史。而这一万余枚精品火花集也成了陈大爷日常生活中的寄托,每每拿出自己的收藏集,陈大爷都会感叹道:“小小的火柴盒凝聚了中国的历史文化,希望今后这份火花情结也能将这些传承下去。”
火花,就是火柴盒上的贴花,起着装饰盒广告的作用,火花以其知识性、艺术性、趣味性和资料价值吸引了广大的火花收藏爱好者,从天津碱厂退休的陈世楷就是其中一位发烧友。已经年过古稀的陈大爷从1982年开始收藏火花,30年中,这位“花痴”已经收藏了十多个系列,一万多枚的精品火花,其中不乏齐白石和奥运系列这样的稀有精品。老人与火花结缘要追溯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于工作需要,陈大爷经常要到北京出差,爱好艺术的他经常会到美术馆去看展览。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美术馆附近的一个商店,陈世楷与火花“邂逅”了。“当时商店里很多人在观看火花目录,我凑过去一看就被精美的画面和丰富的历史文化所吸引。于是我就下定决心要把这些纸盒上的历史文化按照系列收藏起来。”陈世楷说。
自那以后,陈世楷就经常到北京的火花商店“淘宝”,听到“花友”介绍外地的收藏家有精品的话,陈老先生还会千方百计地找到联系人,通过写信邮购的方式丰富自己的收藏。“我最喜欢奥运会系列的火花,其中包括历届奥运会招贴画、奥运会徽,还包括我们北京奥运的盛世,不仅画面精美,更重要的是记载了百年奥运的发展史,”陈世楷说,“但是当初为了收藏它,可是费了好大的力气。”当初陈大爷和他的花友聊天的时候,听说武汉的一位收藏家有一套奥运初期系列的火花,这位“花痴”立刻就来了精神,经过多方打听终于得到了武汉收藏家的联系方式。他立刻托武汉的朋友帮他买下这套精品集,可是对方并不买账,根本就不愿意出售。经过多次的通信,这位花友被陈大爷的诚心所打动,最终同意以一套珍稀老火花为代价进行交换。看着自己的收藏集中又多了一份珍贵的火花,陈大爷十分激动。
在30年的收藏过程中,陈世楷认为火花就是一部袖珍的历史百科全书,是一部历史与文化的缩影。“我最大的愿望就是通过收藏火花,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希望我的这份火花情结能够传承下去。”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陈大爷一直在筹备各种火花展览,在社区,在学校,在军队都留下了这位老人拿着火花讲解文化历史的身影。2011年12月26日毛泽东诞辰118周年之际,陈世楷带着自己的1000多枚红色系列的火花来到了金海花园社区,办了一场红色火花展。展览中,毛泽东诗词、毛泽东在延安等火花勾起了在场老人的思绪,大家回顾着中国的抗战史,仿佛时间一下子回到了40年代。“这就是火花的魅力,它陪伴着我度过了30个春秋,也承载了一代人对历史的回忆,如今它已经成为我精神的寄托。”
作者:刘杰 来源:天津网 2012/2/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