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收藏协会档案入藏上海市档案馆的工程已经启动(简称市藏协入档工程),这是海派收藏的一件大事,也是上海市收藏协会发展史上的又一重大举措,值得我们全体同仁密切关注。
有目共睹,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过神州大地时,中国改革开放的大门打开了。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有着深厚历史底蕴的上海民间收藏再度复苏,它以冲破思想禁锢的强大生命力,率先点燃了我国当代民间收藏的星星之火。1986年6月10日,“上海收藏欣赏联谊会(上海市收藏协会前名)”破土而出,这在当时是一件破天荒的事情,也是上海民间收藏崛起的热能的迸发。沪上50余名收藏人士,成为这个中国最早的省市级收藏组织的首批会员。该会最初的宗旨为“广交朋友,横向联系,促进收藏,娱乐生活”。后采纳当时文化部代部长周巍峙先生的建议,将宗旨更改为“欣赏、求知、联谊、创造”八个大字。1989年11月,得到陈沂等老同志的亲切关怀,在上海市文化局孙滨局长的决策下,上海收藏欣赏联谊会正式挂靠市文化局。1990年国家出台了社会团体管理的法律,上海收藏欣赏联谊会正式登记成为我国首家省市级法人收藏社团。2004年7月,经主管单位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的批准,又经上海市社团管理局的核准,上海收藏欣赏联谊会更名为上海市收藏协会。
今天,市藏协入档工程启动了,首批入档的时间跨度正是上述所讲到的历史阶段,即1986年6月至2004年7月,前后共十八年。这十八年中,正是上海民间收藏热迅猛发展的时期,也是上海市收藏协会不断成长和壮大的历程,更是上海民间收藏推动与引领中国当代收藏发展的阶段。在这一历史阶段中,民间收藏已成飞入寻常百姓家之势,上海民间收藏集聚了十万浩浩荡荡的收藏大军,诞生了200余家各类民间博物馆,举办了数以万计的各种收藏活动,涌现了灿若星河的收藏明星。这一切,都为上海的城市文化建设,留下了浓艳的一笔。而这一切的到来,应该说,上海市收藏协会是一面迎风高高飘扬的旗帜。
市藏协入档工程,就是要为社会、为后人,留下当代海派收藏的历史记忆。上海市收藏协会已走过了27年的历程。当年的小伙子,如今都已成白发老人了,更有不少老一辈收藏家离我们远去,例如王安坚、朱大先、马定祥、吴筹中、陈宝定、卫治安、李聪豪、张海国等等。星转斗移,人事代谢,这是无法抗拒的大自然规律。但是,我们要将记忆留下,百年以后,我们的后人将需要的是一个完整的原生态的历史记忆,就像我们今天在研究历史档案的重要性一样。
市藏协入档工程实施后,标志着当代上海民间收藏的历史将进入国家、政府的档案保存体系,存史于后世,功德无量。我们殷切地希望,全体同仁们行动起来,共同努力,为社会为后人留下记忆。
作者:《收藏家》报编辑部 2012/6/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