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上海市文广局指导,上海市收藏协会和刘海粟美术馆承办,闸北区收藏协会、上海和煦展览有限公司协办的“星火:1921——1949红色历史文献珍藏展”,于10月19日至23日在刘海粟美术馆举行。
10月19日上午举行的开幕式由刘海粟美术馆馆长、上海市收藏协会副会长张坚主持。市文广局王小明副局长和本会吴少华会长先后致辞。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研究一处处长曹力奋、上海历史博物馆馆长张岚、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馆长倪兴祥、中共二大纪念馆馆长杨嫣、上海市收藏协会党支部书记周伯钦、上海市收藏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朱裕平等领导及各区县收藏协会负责人和收藏界同仁近200人出席了开幕式。王小明副局长在致辞中指出,此次珍藏展展示了一段红色的记忆,抒发了一份红色的情怀。展出的珍贵文献为我们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帮助我们重温这段光辉的历史。在党的十八大召开前夕举办这次珍藏展,抚今追昔,让我们深感肩负的神圣使命;居安思危,我们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充满信心。
此次珍藏展也受到新闻媒体的高度关注。《新民晚报》和《新闻晚报》等报刊都大篇幅地对展览进行了图文并茂的报道,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本次珍藏展的展品由上海市闸北区收藏学会会长俞建国先生提供。他从自己二十多年来悉心收藏的数万件红色历史文献中精心挑选360件展品,反映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大历史活动和事件,其中不乏罕见的珍品和精品。如第一次用中文发表的1937年出版《毛泽东自传》、首次发现的1928年出版红色期刊《新上海报》、第三国际参与中国早期革命活动的文件、套红的《挺近报》号外及一批记录早期中国共产党活动的重要历史老照片等都是在国内首次公开展示,填补了历史空白,具有弥足珍贵的历史价值。
本次珍藏展共分“建党伟业”、“制定纲领”、“国共合作”、“工农联盟”、“武装斗争”、“战争烽火”、“解放全国”七个部分。在三个展室里分别展出了大量的书刊、杂志、照片、传单、报纸等珍贵文献资料。其中1920年3月15日出版的《少年中国》,记载了毛泽东、恽代英等的联络地址,1920年出版的《解放画报》,报道了“五四”运动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份日报《热血日报》。还有 1925年10月邹韬奋创刊的《大众生活》,1933年红军大胜利的捷报,1936年8月9日工人救国会成立大会特刊及首次面世的中共晋冀特委出版的《胜利画报》。观众可看到:苏联红军进入中国向日本开战的通告,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最早版本,首次发现的中共上海地下党出版的刊物《工人呼声》、《消息》等。
吴少华会长表示,今后上海市收藏协会还将进一步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通过举办包括红色收藏在内的各种有益收藏活动,努力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谐社会、提高市民素质、继承历史传统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作者:冯济民 2012/1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