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首届市民文化节收藏大赛的展示,黄浦区市民收藏大展9月2日在中福古玩城开幕。来自民间的收藏品种与门类日渐增多,总有着独特的视角来凸显对这个城市的深刻理解。
在老唱片、收音机、微雕等一片常规收藏门类的展示之中,有15个老火表令人耳目一新——虽然它们并不具有艺术上的审美价值,但是其本身的命运正如城市变迁的符号。收藏这些老火表的收藏爱好者宋伟,业余时间流连于拆迁基地。起先,他只是用摄影的手法留驻城市足印。近6年来,他开始收藏老火表:“上海的石库门是从1912年开始到1937年左右兴建的,而老火表的历史,比石库门还长。”一只1903年由英国ferrantl公司制造的老火表电压200伏,是在虎丘路上某洋房拆迁时,被宋伟觅到的:“当年装个火表需要花费一条大黄鱼(金条)呢!”
收藏火表的价值并不仅仅在于“高价”,而是体现出上海与国际的同步。“我还收藏了解放后中国第一块火表,是1952年由合成电表厂生产的。上海的工业基本上与海外是接轨的。”
另外,此次黄浦区市民收藏大展中,一些珍贵的“红色收藏”也很吸引眼球。展览现场,“红色收藏”市民葛卫东递给记者一张邀请函,“从郑州、南通、到北京、上海,几乎每个月都有一次红色收藏展……”
作者:朱光 2013/9/29 9:46: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