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年的钟声,岁月的列车又将我们带入了2015年。再见吧,难忘的2014年。
2014年,我们成功地举办了首届上海淘宝文化节,这个被列入上海市民文化节的节中节活动,成为沪上藏界的一大亮点。自4月26日开幕至10月底,在长达半年的时间内,先后举办了百余场次活动,共吸引了30多万人次参与,产生了极大的社会反响。10月16日,又举办了中外淘宝文化高峰论坛,来自法国、德国的淘宝者,与我们共论淘宝收藏,在当下浮燥的艺术品市场,产生了理念回归的效应。在体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民受益”的社会效果之时,也检验了上海市收藏协会推进社会公共文化建设的能力。
2014年,是上海市收藏协会朝气蓬勃的一年。经过两年多的筹备,本会青年委员会在4月12日的年会上正式成立。上海民间收藏在改革开放后,走过了辉煌的近30年历程。斗转星移,我们的收藏队伍出现了严重的年龄老化,培养藏界新人,已成为刻不容缓的课题,也成为本会重点工作的方向。早在2013年7月,本报就在头版开辟了“风华榜”,推出收藏新人,至今已达19位了。此项藏界新人培育工程,经过了一年的努力,已经初见成效。至今已有鼎遇、玩具、六艺精舍、惠菁雅集、模型等多个示范基地建立,集聚了一大批有志向、有作为、有才气的年轻人群体。由青委会主协的“对话时空”系列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在国内藏界引起反响。
2014年,我们以“整合、期盼、发力”开启了本会大师艺术委员会的工作。艺术是历史的载体,当我们面对了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的时刻,当我们传承优秀的华夏艺术的时候,我们也要为后人留下文化艺术,因为我们所处的是国泰民安的民族复兴年代。在收藏与艺术创作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艺术家与收藏家携起手来,创造出不负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作品。本会大师委以极大的热情投入此项工程,他们以“汇聚中国大师力量,释放中国藏家能量”为宗旨,已经吸纳了全国300余位重量级艺术大师成为注册大师,这些在书画、工艺美术、非遗领域中的大师,将会构筑起艺术高地,引领创新,引领收藏。
2014年,更是我们收获的一年,贴近主旋律,我们在刘海粟美术馆举办了“为祖国喝彩”庆祝国庆65周年红色收藏展;纪念建党93周年,协会党总支组织党员参观“一大”、“周公馆”、“孙中山故居”活动及座谈会活动;守护历史记忆,我们在上海市群众艺术馆成功举办“跃马迎春”第八届海上年俗系列风情展;举办了深入街道社区的收藏文化讲座,涉及到浦东新区、黄浦、徐汇、虹口、普陀、长宁、闵行等区域 10多个街镇;敬老传承,在我国第26个重阳敬老节之际,我会第11次颁授“海派收藏成就奖”,又有10位老藏家荣获此誉,体现了奉贤敬老、薪火相传。
同仁们,在收获的喜悦中,我们跨进了2015年,马蹄声声的2014年离我们远去了,羊年开泰,新的旅程又展现在我们的面前。2015年是上海市收藏协会换届之年,第六届协会工作要划上句号,新一届风帆即将起航。同仁们,在此辞旧迎新的时刻,对于你们的努力与奉献,道一声深深的感谢!三羊开泰,务实进取,让我们团结起来,去争取更大的胜利!
2015/1/28 10:1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