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火花身价非凡
上海市收藏协会副会长、中共党支部书记 周伯钦
在收藏领域里,火花原本是国际公认的平面收藏的传统项目, 但是,近年来随着新兴的取火工具大量涌现,火柴逐渐淡出生活领域,不少火柴厂倒闭、改组,集花爱好者喜爱的真正火花日趋稀少。漫步收藏市场,尽管摊位上陈列的所谓“火花”,琳琅满目,花枝花俏,如果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名符其实的真正火花很少。充斥于世的所谓“火花”,不是假冒早已关闭的火柴厂生产的,就是随意标个“地名”,没有生产厂家,糊弄人眼的“花纸头”,根本不值得收藏。
火花的收藏行为是历史造就的。长期钟爱火花的爱好者们不甘心目前的这种假“火花”横行的不正常局面,为了满足历史形成的收藏爱好,挖掘火花的历史沉淀,纷纷将视线和注意力转向文革时期的火花,于是,最近几年在收藏市场上,寻觅文革火花正成为一个新热点。
文革时期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是一段不算很长,但又充满变幻的特殊时期。为了配合当时的政治形势,火花理所当然地被当成一种深入接触民众的传媒载体,广泛用于时政宣传。据粗略估算,在上世纪60~70年代,全国各地的火柴厂几乎都发行过文革火花,少则1套,多则2~6套,苏州、安庆等6家厂发行更在10套以上。全国文革火花合计总数约为300余套,近3000枚。其画面内容之广泛、品种数量之众多,均远远超过“文革邮票”。
文革火花是特殊历史时期的产物,带有强烈的时代烙印,具有很强的文物特性。这一时期的火花,主要是以“毛主席语录”为主要特色的语录火花。此外,还有学工农兵、学大庆大寨以及革命圣地、英雄人物(如雷锋、王杰)、新生事物(如知青下乡、赤脚医生)等等题材。
文革火花限于当年的历史条件,收集的难度比较大。随着时间推移,这些载记着时代岁痕的火花,更显现出文物属性和价值。从而成为低迷的收藏市场上一支异军突起的黑马。
火花属于一种随行就市的藏品,没有准确的价格定位。现在市场上一般来说,大约每枚均价在10元左右。随着寻觅者的增多,与物品的自然淘汰法则,文革火花存世量将日趋稀缺,收藏前景看好,还将会有一个十分宽广的上升空间!
当卧虎藏龙的收藏界迎来虎福临门的新春时节,衷心祝愿《大江南收藏》读者及全国收藏朋友如虎添翼、虎啸成风,以虎踞龙盘的气势,虎略龙韬的智慧,虎气冲天的豪劲,众虎同心,金虎进家,谱绘华夏收藏文化的龙虎风云!
艺术品市场越来越红火
上海市收藏协会副会长、上海拍卖行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 陈克涛
2009年上海的艺术品拍卖市场热浪翻滚,原以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使艺术品市场难以幸免。从艺术品秋拍来看却迭创新高,堪称火爆。2008年上海的人均GDP国民生产总值超一万美元,使收藏的热潮进一步提升。上海拍卖行2009年秋季连续举办了中国书画、古董珍玩、古典家具、翡翠白玉、邮票纸币、名表珠宝等八场拍卖会,成交率达70%以上,创出新高,成交额同比翻了一番。上海拍卖行坚持“诚信”原则,得到艺术品收藏家的广泛认可。经济的持续上升发展,使更多的投资者加入了艺术品收藏队伍。更多人艺术品位的不断提高,更多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追求,都将进一步推动艺术品收藏领域的发展,未来的艺术品市场必将越来越红火。
祝《大江南收藏》读者及广大收藏爱好者、收藏品投资人虎年大吉、虎跃龙腾。
书法艺术品的“天价奇迹”
上海市收藏协会副会长、上海静安书画院院长 宣家鑫
在2009年秋拍各家拍卖公司取得的辉煌业绩来看,比春拍都有了不同层次的增幅,有的几乎翻了一番,中国嘉德15.33亿元、北京保利15.78亿元、北京翰海10.55亿元、中贸圣佳8亿元、香港佳士得16.5亿港元、香港苏富比 13亿港元这六大“旗舰”公司用一连串惊人数字不仅刷新了中国拍卖史上单场拍卖会的成交总额新纪录,还联手演绎了今年秋拍大片“天价奇迹”。 尤值一提的是,千万过亿的书画作品屡见不鲜,宋克的《草书杜子美壮游诗卷》以6832万元成交、《宋名贤题徐常侍篆书之迹》成交价1.008亿元、中国第一卷《十八应真图卷》成交价1.69亿元、一亿元一平方尺的中国第一帖《局事帖》成交价1.09亿元,1.09亿元创下了中国书法拍卖最高成交纪录。
这些拍卖成交价是一个信号,为书法艺术品市场建立了的新标杆。可以说,书法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另一方面,书法的特殊性不仅仅在于它是一种物质存在,一种文化载体,更是一种历史史诗的重视、精神文化的结晶、中国书法艺术的升华,并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
2009年中国书法申遗的成功,使得书法再一次受到空前的高度关注。从物质上来说,书法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抒写了历史的进程。从思想上来说,书法亦是中国思想的一种文化载体。
展望2010年的书法拍卖市场将延续2009年的“天价路线”,流传有序的书法艺术品仍旧不断攀高,更多的名家书法会有新的突破。而凭借书法申遗推出的“书法热”,人们对书法的重新认识,藏家、投资者重新审视,会更好地推动书法市场的发展和繁荣。
祝2010年收藏家与收藏爱好者,能更多的关注《大江南收藏》,让《大江南收藏》成为我们的良师益友,丰富我们的收藏知识,传递我们的收藏信息!
收藏历史 解读未来
上海市收藏协会副会长 吴林
收藏的最高境界是收藏心态、收藏和谐、收藏快乐。但要达到这个境界,其实并不容易。我们怎样收藏?我们要专业,外行是捡不到“漏”的。要有所学习。我们要平和,不可能是一夜致富的。沉住气才能成大器。现代管理大师,曾经说过这个世界不在于谁拥有资源,而在于谁组合资源。我们搞收藏的,要快速提高水平,我想也有三句话,1.要有工具,历史大系表,我是放在身后的墙上的。2.要有老师:天资、勤奋、高师指点, 3.要多看书。我每月书店必去几次。形成氛围很重要,这是一个快速提高的路径。
我想作为一个收藏家实际上是一个历史学家,应该有一个非常宽阔的胸怀,你在收藏历史,也在解读未来,在做着一种文化的传播,是非常光荣的。
当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形势形成,老百姓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是我们收藏家借势升威,推动国内市场收藏文化繁荣的重要时候。保护好自己的文化,坚定后人的民族信念,应该成为我们的职责。